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是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位于敦煌市城西120公里处,西邻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南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连,北接新疆哈密市,东与阳关、玉门关相邻,是党河、疏勒河和西祁连山、东阿尔金山的各支流的尾闾。这里地势低洼,保存有灌木和草本沼泽3万多公顷,是极干旱荒漠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今天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探访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
(资料图片)
记者: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的边缘地带,再向西行驶大约二十公里,就能到达甘新交界的库姆塔格沙漠。
这里就是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的核心地带,就是这片湿地阻挡着库姆塔格沙漠向东蔓延,保护着敦煌这片绿洲。
什么是湿地?这,就是湿地。这就是地处西北极端干旱地区的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
极度干旱地区的湿地,戈壁滩上的湿地,温带大陆性极干旱荒漠里的湿地,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力,你很难勾勒出它的容颜。让我们先通过一张卫星影像图去了解一下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吧。
袁海峰自1992年保护区成立就来到这里工作,这一干就是31年,他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西湖湿地百科全书”。敦煌西湖国际重要湿地是由发源于南部祁连山的疏勒河、党河终端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混合补给发育而成。历史上,疏勒河曾向西流入新疆境内的罗布泊,后因西部地势隆起,疏勒河的西端终止于敦煌西湖湿地西部的哈拉齐。在重力作用下,东阿尔金山和西祁连山等高海拔山体的部分水资源沿着地理裂隙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潜流,在低海拔的敦煌西湖以泉水形式溢出,在这个山前盆地形成大面积的季节性沼泽湿地。
当罗布泊完全消失以后,位于甘肃敦煌西部疏勒河故道沿岸的西湖湿地就成为甘、新、青3省(区)交界处野生动物的“避难所”和“救生圈”。
敦煌西湖湿地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多倍。
当罗布泊完全消失以后,位于甘肃敦煌西部疏勒河故道沿岸的西湖湿地就成为甘、新、青3省(区)交界处野生动物的“避难所”和“救生圈”。
记者:这是疏勒河的古河道,由于这里地势低洼,生态补水的时候在这里形成了一片湖泊,极大的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艾山湖。
艾山湖,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周围严酷的环境,四周荒芜的戈壁,让艾山湖显得无比美丽,也无比脆弱。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将这里和荒凉、和别离联系在了一起,给它抹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
敦煌西湖湿地是极度干旱地区的一片湿地。从距离敦煌市区最近的玉门关保护站出发去往西湖湿地的核心区需要穿越30公里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戈壁,让人很难想象,即将见到的湿地是一片怎样的景象。
这里是敦煌西湖湿地的核心区——大马迷兔(途),穿行在大马迷兔一人多高的芦苇丛中,不难理解马迷兔(途)名字的意思,就是连马进到这里都会迷路。
记者:大家看现在虽然脚下看上去是一层硬硬的壳(路),实际上你看这底下全是湿的,就这薄薄的一层硬壳,底下全是泥,车走到这里边,很容易被陷进去。
这里的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多倍,只有这样躲藏在硬土壳下面的水分才能得以保存下来,成为这片湿地不竭的水源补给。
敦煌西湖湿地核心区是无人区,植被繁茂,百鸟汇集,生机盎然,分布有种子植物80种、野生动物19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Ⅱ级保护动物33种。芦苇沼泽、内陆盐沼和时令盐沼是西湖湿地三大主要湿地类型。
湿地遍布着胡杨和红柳。胡杨是河西走廊古老的珍奇树种之一,在荒漠和沙地上,胡杨是唯一能够天然成林的树种。
作为大面积荒漠戈壁区内的一块重要湿地,敦煌西湖湿地对甘、新、青3省(区)交界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湿地位于我国候鸟三大迁徙线路之一——西部线路的中段,是包括黑鹳、白琵鹭、蓑羽鹤等多种珍稀鸟类在内的多种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中转站。每年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大量候鸟都要在这里做短暂的停歇,在这里它们可以获得丰富的食物和水源,得到良好的休整。如果一旦失去这片湿地,许多候鸟将难以逾越广袤的沙漠戈壁,它们极可能死于迁徙中途或被迫改变迁徙路线。
这是难得一见的普氏野马。
2010年敦煌西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中国普氏野马放归基地,如今,普氏野马已经非常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野骆驼是比大熊猫数量还少的濒危动物,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骆驼的集中分布区之一,保护区现存的野骆驼数量大概在80峰以上,占当前世界野骆驼总数的10%左右。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