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林焕新)“预计小学阶段的适龄人口2031年跌破7000万人后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初中阶段的适龄人口2035年下降至3491万人后将维持在这一水平上。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预计2030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于2029年达到峰值5592万人后呈下降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带来了一组数据,“‘低生育、老龄化、高流动’的人口发展态势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构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人口背景。2022年我国人口转为负增长,未来这一态势将继续保持。”
【资料图】
吴瑞君分析:“短期看,出生人口减少对教育资源增量的需求下降,有利于教育资源积累。长期看,未来生育率持续低下,出生人口数不断走低,人口红利减少,引发教育资源收缩。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教育人力资本增长,需要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推动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型。”
吴瑞君表示,要关注人口新变化将对教育资源配置及教育结构布局产生的显著影响。以新发展理念审视新时代中国区域人口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主动适应人口低生育和高流动的发展趋势,国家层面需要制定更具时空节奏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战略。
一是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人口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教育资源配置与当地GDP高度相关”拨款逻辑,以教育资源分配不受地区经济发展影响为原则,形成教育财政中立的治理逻辑。使各大区域常住人口的数量、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人口文化素质(各类人才)和健康素质更有利于各大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利于减缓我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状况。尤其要关注中部地区人口空心化现象,采取切实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协调,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分阶段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及群体之间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利用乡村地区学龄前及小学受教育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学龄人口减少,高中学龄人口增量较少的契机,采取加大区域之间合作、委托管理、教师轮岗等形式,缩小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与其他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共同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通过与城市重点学校合作办学和建分校等形式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包括外来常住学龄人口在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城乡均能受到良好教育。
在学龄人口入学高峰已过、生源减少的大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总量不足的时代将过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区域配置不均衡,一些学科出现结构性短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学生人数少,存在“理论超编”与“实际缺编”现象。
对此,吴瑞君建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本省(直辖市)下地市级之间建立学龄人口变动预警和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区域人口发展情况,定期滚动进行人口预测,测算各级各类学龄人口,并按生师比测算各级各类教师人数。“具体来说,一是推进基础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在县域内的流动,动态适应学龄人口数量变化和城乡流动。二是积极推动教师编制在县域间和市域间的动态调配。三是以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质量为驱动,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四是完善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推动教育财政经费的跨区域统筹,彻底打破基于户籍人口的教育资源规划方式,实现‘钱随人走’。”吴瑞君说。
作者:林焕新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