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曾仰琳、许文嫣(实习)
【资料图】
编辑 |
2月27日,中国银行召开投资者交流会。该行副行长林景臻携董事会秘书部、个人数字金融部、财务管理部、资产负债管理部、交易银行部和授信管理部等六部门负责人出席,回应了投资者关注的个人养老金业务、美元加息影响、金融资产风险和资产质量压力、分红计划和绿色金融等多个热点问题。
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以来,银行业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备受关注。
对于个人养老业务方面的规划布局,中国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总经理王泽宇介绍,该行于2022年推出个人养老金业务,支持通过手机银行、柜面等渠道,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账户缴费、产品购买等一站式、全流程的个人养老金服务。同时,在养老服务的其他方面持续发力,比如不断推进手机银行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在2021年推出了“岁悦长情”老年客户专属版本。
“做大产品货架。密切关注监管机构发布的产品管理人及合格产品的更新名录,持续扩大个人养老金产品合作覆盖面。同时,完善专属资产配置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推动情况,王泽宇进一步介绍,将做优功能体验、做好客户陪伴、做实政策宣教。
中国银行养老金融产品有何比较优势?王泽宇认为,中国银行的“货架”更丰富、定价更优惠、服务更专业。
在个人养老金的产品方面,王泽宇介绍,该行已上线个人养老金专属整存整取、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特定养老储蓄整存整取产品。相较同业,产品类型、期限更为丰富。投资类产品方面,该行已上架销售103只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4只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定价上,王泽宇指出,储蓄产品方面,中国银行对个人养老金专属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活两便产品设定了优惠利率及较低的提存金额。同时账户内活期存款利率为0.4%,是普通活期存款挂牌利率的1.6倍。投资类产品方面,该行对上架的全部个人养老公募基金产品实施申购手续费1折的优惠政策。
2022年美元持续加息,对银行的海外净息差产生影响,美元加息对中国银行的净息差有何影响?净息差下行压力是银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该行如何应对这一压力?
“2022年,我们在大力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净息差保持了一个基本稳定。应该说,这在全行业息差普遍下行的背景下,这一表现来之不易。”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资深财务经理陈天宏介绍,净息差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该行人民币负债成本管控良好,中国银行始终坚持存款的量价双优策略,在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该行活期存款占比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有利措施,压降高成本的资金,人民币负债成本下降显著,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所引起的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影响。
二是该行把握住了美联储加息的有利契机,积极地调整、优化外币资产结构,提升外币贷款的占比,有效地提升外币资产的收益,外币息差大幅改善。
“展望2023年,银行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息差下行压力。”陈天宏指出,一方面,2022年的贷款基础利率LPR下调较多,特别是5年期的LPR下调了35BP,因此,2023年大量的中长期贷款将会重新定价。应该说,去年贷款基础利率的下调,将会在今年集中得以体现。同时,国有大行将积极践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社会责任担当,新发生的贷款利率也会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将会弱于2022年,所以,外币息差的改善对集团息差的正向贡献也会边际减弱。
面对息差压力,中国银行将采取何种措施?陈天宏表示,该行将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优势。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继续坚持存款的量价双优,优化该行的负债结构,用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去吸引客户,服务客户,拓宽我们的资金来源。
二是,积极调整该行的资产结构,努力提升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同时,把握住美联储加息的节拍,持续优化该行的外币资产的结构,努力促进外币息差的改善。
“相比主要同业而言,结合我们行不同币种的资产负债结构,我们预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息差的下行压力将会小于主要同业。”陈天宏指出。
“考虑到三重压力交织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冲击,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仍未消除。”中国银行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范雯枫在会上表示,资产质量在以下四个方面仍需要引起关注。
一是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向市场的传导和效果的显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高杠杆的房地产企业风险仍然在暴露。
二是房地产市场遇冷和疫情影响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的下降和支出增加,仍需要关注部分财政实力较弱、负债较高的地方政府的业务,防范区域风险。
三是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冲突不断激化,美欧国家也开启了大幅加息缩表的进程,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下行周期,特别是继疫情冲击之后,对该行海外的资产质量也构成了一定挑战。
四是受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趋势性影响,外贸领域的风险也需要持续的关注。
展望2023年,范雯枫指出,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也会提振消费的信心,推动消费的复苏。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相关利好频出,也会带来行业性的回暖。我国也会在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持续发力。
基于此,范雯枫表示,中国银行会继续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统筹业务高质量的发展和风险防控。特别是相关风险领域的排查力度,按照“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四早原则,强化风险管控,提早采取措施,确保全年资产质量的稳定。
银行的分红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在此次投资者交流会上,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赵青岩也对该问题进行了回应。
赵青岩介绍,从2022年来看,该行向投资者派发的2021年度现金股息达到了税前每10股2.21元人民币。从中国银行A股和H股全年平均成交价来看,股息收益率达到了7%和8.9%。
“无论是对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这样的回报水平应该都是具有较好的吸引力的,算是一个稳定可靠的投资选择。”不过,赵青岩也坦言,目前来看,该行暂无调整派息率的计划。
赵青岩表示,2022年该行分红派息总额约650.6亿元,派息率达到了30%,连续6年保持稳定。未来,中国银行也将继续围绕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资本的规划目标,综合考虑股东回报诉求、业务发展需要、监管要求。同时中国银行也会参考同业派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地确定该行年度的分红派息政策。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上市公司ESG的相关表现备受资本市场的重视,其中尤其关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银行在监管要求和市场引导下,各家银行大力地拓展绿色金融。
中国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方面有何进展?将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做好差异化战略定位和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全行的经营发展各个环节,努力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贡献金融力量。”范雯枫回应称,中国银行在绿色贷款上保持高速增长,积极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性绿色项目,位居彭博全球绿色贷款和可持续挂钩贷款排行榜中资机构第一名。
在绿色债券方面,范雯枫介绍,2022年,中行在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端、承销端、投资端,都列中资同业的第一。
在结合中国银行的特点,做好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方面,范雯枫指出,中行依托一体两翼的布局优势,逐步形成了具有全球化、综合化特色优势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具体来看,在全球化方面,中行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比如,中行伦敦分行,作为银团的牵头行之一,支持了全球已建成运行的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厂;中行巴黎分行通过再保理的融资方式,为法国的绿色能源项目提供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也为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的力度提供了创新产品的渠道。
在综合化方面,中行打通了商业银行和综合化经营公司之间的联动渠道,为初创期、成长期还有成熟期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绿色金融产品的选择。该行打造了“中银绿色+”全球品牌,推出了5大类35项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了贷款、存款、投资、债券、股票、租赁和保险等各个领域。
“未来,我们继续发挥我们全球化、综合化的优势,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会走在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的第一线,担当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来贡献我们的金融力量。”范雯枫表示。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餐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